摩托车起死回生

发布时间:2020-11-05 发布人:管理员

xvjtlf052h.jpg

  • 摩博会首日几乎走不动道,大批摩托车爱好者排队等待进场,放眼望去不乏穿着黑色皮衣、扎脏辫、戴头巾,以及包上挂着头盔的摩托车骑士。


  • 大排量摩托车与过去代步通勤的摩托车截然不同,瞄准的是追求娱乐的消费新一代。


  • 虽然街车的性能不是最佳,但出众的外观很容易打动消费者。而且街车价格不贵,两万元左右为入门水平,主流车型价格为三四万元。

  • 早在半个月前,赛车手陈玲就开始计划参加10月6日—7日举办的2020年珠海ZIC摩托车赛。比赛仅开放VIP区,票价近六千元。

    10月7日,参赛的艺人王一博,骑着摩托车在赛道上意外摔倒,这一事件随即登上了微博热搜。

    陈玲从2014年开始接触摩托车。最近三年,她明显感觉摩托车赛事活跃了起来,许多厂商陆续开展了摩托车培训计划。陈玲也加入一个教培团队,与多家厂商合作,每年至少去二十个城市“教别人骑摩托”。

    在资本市场,一度被视为夕阳产业的摩托车厂商也重新受到投资者追捧。浙江杭州一家摩企春风动力(603129.SH)股价自2019年8月至今,已翻了7倍;同期,浙江温岭的钱江摩托(000913.SZ)翻了3倍,重庆的宗申动力(001696.SZ)翻了1.6倍。

    股价狂飙,得益于这些摩托车厂商真实业绩的增长——2020年上半年,三家摩企的净利润至少增长了40%。

    在众多城市禁摩的背景下,摩托车起死回生的原因在于,它们不再定位于当初的代步工具,而瞄准了玩摩托的新一代消费者。

  • 1

     "重庆摩帮”


    重庆举办摩博会并不令人意外,因为重庆与摩托车产业渊源颇深。

    中国最早的“民用摩托”就是由重庆的军工厂生产的。1978年10月,四川省给嘉陵机器厂(又名重庆国营兵工厂第四五一厂)下派摩托车研制任务。次年4月,嘉陵机器厂党委书记孙寿彭率团赴日本考察摩托车生产技术,并购入几辆本田摩托车。

    回国后,嘉陵机器厂开始组建摩托车研究所,历时五个月完成对本田样机的解体、测绘、研制工作,成功研制出第一辆“嘉陵”50型二冲程轻便摩托车。

    2008年前是摩托车行业发展的鼎盛时期。从业近四十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说,当时市面上已经有了桑塔纳、捷达等汽车,但汽车工业仍处于成长期,这给了摩托车充分的市场空间,“摩托车年产销量接近三千万辆”。

    摩托车企业的目光也放到了海外,尤其是非洲国家。据媒体报道,2003年,中国摩托车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二,仅次于日本。

    2008年以后,摩托车销量开始下滑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,2012年,摩托车企业经济效益处于最低谷。

    主要原因是,自1985年北京禁摩后,多地陆续跟进禁摩令。几个大城市里,已鲜少看到摩托车的身影,摩托车已大量下沉到农村、城乡接合部等地区。同时,汽车消费习惯逐步形成,摩托车市场总量萎缩。

    2

     街车时代来了


    转折点突然出现在2012年。

    2012年,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接触进口的大排量摩托车(大排量指的是500CC以上,中排量指的是250CC—500CC,250CC以下的是小排量),加上陆续有国产厂商推出差异化、个性化的摩托车,这一年也被看作是国内开启摩托车大排量时代的元年。

    大排量摩托车与过去代步通勤的摩托车截然不同,瞄准的是追求娱乐的消费新一代。

    当时,大街上跑着的摩托车都是125CC的排量,国内还没有大排量摩托车,也无细分功能。

    “摩旅最早进来(中国市场),再来是街车。”阿新介绍,大部分人虽然爱玩摩托,但没有充足的时间,也就不会选择专业的摩托车,而街车消费场景更多、适用人群更广,外观十分帅气,很容易赢得大众喜爱。

    春风动力在2012年上市的650NK,是国内第一款大排量街车。犀牛毫不客气地评价这款车“完成度很差”。但就凭排量和缸数(双缸),在同行和摩托车圈内却足以彰显其影响力,“一下子就把春风这个品牌凸显出来了”。

    春风动力推出大排量街车后不久,钱江摩托、隆鑫通用分别推出黄龙600和LX650。三大厂商因推出首批大排量摩托车而名噪一时。


    3

     哈雷也想瞄准年轻人


    起初街车“叫好不叫座”。

    “黄龙600价格还是太贵。”钱江摩托总经理郭东劭说,所以销量一般,但往后销量每年都在增长。

    2014年,摩托车厂商首次迎来竞标国宾护卫摩托车的机遇。国宾护卫摩托用于接待外国国宾抵京、离京及出席仪式活动,执行外交礼仪和安全保护。

    中标国宾车是春风动力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。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春风动力的品牌形象,企业上市融资时,国宾车头衔也让其颇受资本市场青睐。

    (大排量)市场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16年以后。以往,进口摩托车整车价格高昂,进口关税甚至高于汽车。很多人玩不了正规车,就去玩“水车”和组装车。而国产大排量摩托车技术逐渐成熟,类型多元化,性价比也更高。

    2019年,钱江摩托与哈雷摩托达成合作。哈雷摩托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一个传奇,经常出现在电影里,以超大排量摩托车见长。据《财经》报道,钱江由此开始生产哈雷历史上排量最小的摩托车(338CC),希望以此俘获新中产消费人群。

    “哈雷也想瞄准年轻人。”拥有一台1600CC哈雷的车评员袁启俊说,过去大多数年轻人不玩哈雷,因为哈雷价格高昂,操作性、动力和舒适度都不如日系车。但近几年,哈雷也开始降低排量并制造电动摩托车。

    华西证券汽车研究分析师崔琰在报告中称,2019年,国内250CC以上中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快速增长。即便如此,目前250CC以上排量的中国两轮摩托车销量也仅占全国两轮摩托车销量1.3%。

    4

     禁限摩令仍是“命门”


    尽管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,但摩托车市场仍受制于各地政府实行的禁、限令。

    最早推动禁摩的城市是北京,此后全国大大小小超过180个城市均加入禁摩行列,由此形成了全面禁摩的局势。

    禁、限摩托车的原因很多,有的是为了道路交通安全,有的是为了降低城市废弃、噪音污染,还有缓解道路资源紧张等等。

    在禁摩的地方坚持爱摩托的人是“真爱”。车评员袁启俊认为,由于长期禁、限摩,中国摩托车在公共道路上不被尊重。在行人、自行车骑行者看来,摩托车属于机动车,应行驶在机动车道,但在大部分机动车司机眼中,摩托车又不算是机动车。“处于夹缝中,走哪条道都不合适”。

    推动“解禁”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心头的一件大事。他认为政府要做的不是“禁”而是“管”,不管是汽车、摩托车还是电动自行车都需要相关部门承担管理责任,而不是一“禁”了之。

    在国外考察时,李彬每每看到摩托车和一般机动车共同使用公共道路的画面,就心生感慨:“为什么在国内,汽车和摩托车就不能和谐共处呢?”

  • y1ebhx9w6f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