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陵出租车“硬刚”共享电单车

发布时间:2021-12-08 发布人:管理员

▲ 2021年8月25日,铜陵出租车已恢复运营,北京西路上可以看到许多出租车驶过。


  • “周边城市都已经取消了(共享电单车),为什么我们还要保留?”


  • 《答复》中指出,取缔共享电单车不可行的主要理由有三点,分别为无政策法规依据、诸多城市均未限制共享电单车发展,且铜陵市大多数公众对共享电单车持欢迎态度。


  • “不都靠这个(工作)来维持家庭?真的把共享电单车搞没了,一大批人就要失业。”



1

执行中的偏差


准确来说,停运是从8月22日开始的。停运的导火索是对信访结果的不认可。

多名铜陵市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,8月初,有司机自行到铜陵市信访局上访,要求取缔共享电单车。他们认为,共享电单车既影响了出租车行业的生计,又存在不安全因素,“弊大于利”。

大部分受访司机都会主动打开手机相册或群文件,向记者展示共享电单车“一拖二”、驶入机动车道、乱停乱放等照片或视频。

8月21日下午3点,5位司机到达信访局听取信访答复。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通报了上访的答复,即“取缔共享电单车不可行”在场的司机都对这个答复有意见。

2017年8月3日,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《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指导意见》)。《指导意见》明确指出,“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”。

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曾撰文表示,“不鼓励发展”属较少见的政策用语,执行中容易产生偏差。

芜湖和铜陵均为安徽境内长江沿岸城市,相距仅九十多公里。芜湖目前不允许共享电单车投放。根据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消息,芜湖市城市管理局在2021年5月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,当地未发展共享电单车的原因有5点,包括《指导意见》提出“不鼓励发展”、安全风险大、共享单车投放过量、居民自有电动车保有量大,以及对出租车行业冲击大。

《答复》中还提到,“近期,市交通运输局、城管执法局分别在铜陵市开展民意调查,不赞成取缔共享电单车的公众比例达92%以上”。
▲ 2021年8月25日,铜陵出租车已恢复运营,北京西路上可以看到许多出租车驶过。


  • “周边城市都已经取消了(共享电单车),为什么我们还要保留?”


  • 《答复》中指出,取缔共享电单车不可行的主要理由有三点,分别为无政策法规依据、诸多城市均未限制共享电单车发展,且铜陵市大多数公众对共享电单车持欢迎态度。


  • “不都靠这个(工作)来维持家庭?真的把共享电单车搞没了,一大批人就要失业。”



1

执行中的偏差


准确来说,停运是从8月22日开始的。停运的导火索是对信访结果的不认可。

多名铜陵市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,8月初,有司机自行到铜陵市信访局上访,要求取缔共享电单车。他们认为,共享电单车既影响了出租车行业的生计,又存在不安全因素,“弊大于利”。

大部分受访司机都会主动打开手机相册或群文件,向记者展示共享电单车“一拖二”、驶入机动车道、乱停乱放等照片或视频。

8月21日下午3点,5位司机到达信访局听取信访答复。一位政府工作人员通报了上访的答复,即“取缔共享电单车不可行”在场的司机都对这个答复有意见。

2017年8月3日,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《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指导意见》)。《指导意见》明确指出,“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”。

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曾撰文表示,“不鼓励发展”属较少见的政策用语,执行中容易产生偏差。

芜湖和铜陵均为安徽境内长江沿岸城市,相距仅九十多公里。芜湖目前不允许共享电单车投放。根据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消息,芜湖市城市管理局在2021年5月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,当地未发展共享电单车的原因有5点,包括《指导意见》提出“不鼓励发展”、安全风险大、共享单车投放过量、居民自有电动车保有量大,以及对出租车行业冲击大。

《答复》中还提到,“近期,市交通运输局、城管执法局分别在铜陵市开展民意调查,不赞成取缔共享电单车的公众比例达92%以上”。

正在归还共享电单车的铜陵市民。(南方周末记者 封聪颖/图)

2

“气死了出租车”


哈啰、青桔等品牌陆续出现在铜陵市街头。据铜陵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,2021年1月,铜陵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回复市民来信时表示,目前全市共享单车总量(包括单车和助力车)在21000辆左右。其中,某品牌单车和助力车的配额比例约为3∶2。

与出租车相比,共享电单车价低且便捷。铜陵市出租车的起步价为7元/2.5公里,而共享电单车的计价通常为2元/15分钟,以时速10公里计算,骑行2.5公里只需2元。

“我们是在夹缝中生存。(共享电单车)挤垮了公交车,气死了出租车,饿死了卖电动车的。”“蛋老爷”说。记者在铜陵采访了十多位出租车司机,几乎都将共享电单车视为抢饭碗的威胁。

铜陵市多位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则向记者表达了另一种观点。他们认为,出租车行业的不景气,不能仅仅归咎于共享电单车,私家车、私人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加,公交系统的完善,以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,都是影响因素。 

3

法治路径


《答复》中还提到一组数据:铜陵市将减少共享电单车投放总量,原则上不超过9500辆。有司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达了疑惑:投放总量是如何得出的?如何确保不出现超额投放?

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向记者表示,浙江宁波的做法为“不鼓励发展”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条法治路径。2019年7月1日实施的《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》中,明确了规范发展共享电单车业务的基本要求。

由宁波探路,浙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明确共享电单车发展方式的省份。

《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》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,第十六条规定:“设区的市、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运输、住房城乡建设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,根据当地道路交通、公众出行等因素,制定互联网电动自行车的投放政策,明确允许的投放范围、数量和相关管理要求,并向社会公布。”

顾大松指出,除了政策上存在模糊性,共享电单车管理的另一个症结是主管部门的不确定。“共享电单车作为一种新业态,究竟属于什么行业?如果是交通行业,那么应该由交通运输部门作为主管单位。实际上,虽然交通运输部牵头印发了《指导意见》,它还是把自己定位为协同监管牵头单位的角色,非行业主管部门。”

8月29日,铜陵市小遛共享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公司已接到通知,要尽快清退超数量投放以及未上牌的共享电单车,“其实各家都有一些超投放(情况)”。小遛共享是宁波一家共享电单车公司。

同一天,记者来到青桔电单车的充电点,十多辆运送共享电单车的三轮车停在厂房门口两侧。充电点的负责人表示,目前铜陵市的青桔电单车运维人员约有60人,“不都靠这个(工作)来维持家庭?真的把共享电单车搞没了,一大批人就要失业”。